AIGC:騰訊音樂營收換檔的「離合」
背靠騰訊AI Labs,TME或可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,只是這些創(chuàng)新的基礎于TME而言并非人無我有,但可以肯定的是,TME已經取得了2023年首個階段性勝利。會員漲價,喂得飽流媒體平臺嗎?
無論是原創(chuàng)音樂人扶持、線上演出、長音頻等故事目前而言都難以撼動既有的音樂產業(yè)鏈,音樂流媒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通過漲價汲取既有紅利的同時嘗試發(fā)掘適合流媒體的音樂消費模式。愛奇藝「久病成醫(yī)」
但正如上述影視公司人士所言:這也是一個優(yōu)勝劣汰的過程。“若你有更大的資金體量與更好的創(chuàng)作能力,那么所產出的內容也更具競爭力。而一些小的分賬劇團隊,即便有一個好的劇本,也不一定有錢去請好的演員、好的主創(chuàng)...「腰部」大模型,活在故事里
值得注意的是,相較于撥弄概念的元宇宙,AIGC應用需要更多技術支撐。因此,對那些體量不足以支撐大模型研發(fā),但同樣渴望講述AIGC故事的玩家來說,接入大廠的方案或許是唯一的選擇。2023,混動大年?
根據乘聯(lián)會的數據顯示,今年1-4月純電車型累計銷量為168.2萬輛,而混動車型的銷量是60.8萬輛。雖然混動車型的整體銷量成績不足純電車型的四成,但混動的增速卻是純電的2.74倍。美團入「港」,沒有新故事
在抖音、阿里、京東頻頻加碼本地生活的當下,美團殺入香港外賣市場顯然有開拓新市場,對沖老市場競爭壓力的考量。眼下,KeeTa瞄準運費和拉新所推出的“10億激賞”,實際上是掀起了港版的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。跨境風口的B面:成長期的不確定性
對比國內電商的發(fā)展歷程,Tiktok與Temu皆處于發(fā)展初期,平臺紅利催動著當下的火熱,其中最大的優(yōu)勢便是流量。阿里化整為零,互聯(lián)網進入拆分周期
隨著中國商業(yè)板塊(國內零售)與云計算營收增長乏力,“大鍋飯”越來越不香了。分拆業(yè)務獨立經營、獨立融資、獨立IPO迫在眉睫,畢竟淘天、阿里云掙錢,其余業(yè)務花錢的情況,顯然會拖累整體發(fā)展。從TikTok短視頻到菜鳥國際快遞:出海脫虛向實
在中國科技企業(yè)出海浪潮中,從工具出海到短視頻風靡全球,再到如今立足于實體基建的物流企業(yè)正踏浪前行,中國企業(yè)出海呈現出脫虛向實,越來越“重”的趨勢。張勇難救火,王堅二進宮
最終,一場有關救世主的大考被張勇丟到王堅的面前。王堅回歸后帶來的理想主義能否自上而下,回歸阿里云最初的樣貌,煥發(fā)組織內部活力尚待考證。但毫無疑問,王堅一定是繼“通義”之后阿里云的新變量。京東邊「改」邊「開」
在徐雷時代,3C與日用消費品、商品收入與服務收入都在朝著均衡的方向發(fā)展,而職業(yè)經理人許冉是否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,取決于許冉,或者取決于站在她背后的劉強東。2023-05-15 10:00騰訊「搶走」釘釘的課堂
教育市場人群各異、專業(yè)豐富、場景眾多,是協(xié)同產品普及和培育用戶習慣的“試驗田”,更重要的是,教育客戶也是最容易形成口碑效應的群體。

- 投資界
微信掃碼訂閱
- 天天IPO
微信掃碼訂閱
- 解碼LP
微信掃碼訂閱
- 并購
微信掃碼訂閱
- 前哨
微信掃碼訂閱
- 野性消費吧
微信掃碼訂閱
-
- 入駐創(chuàng)投號
- 尋求報道
-
投資界APP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