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產品牌
國產品牌最新資訊,投資界全方位播報國產品牌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國產品牌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國產車企開始卷MPV,豐田加價提車的美夢快做完了?
雖然MPV 的前景還不錯,但它在中國它還是個小眾市場。一下有這么多車企進入,競爭立馬就上來了。汽車價格戰(zhàn),以戰(zhàn)止戰(zhàn)
新能源汽車價格戰(zhàn),是必須的,但不是盲目的。動用價格戰(zhàn)既是國產品牌應對低迷市場的短期利器,又是警醒自身快速構建核心競爭力才是長期有效的方式。母嬰洗護市場的下一站在哪里?
回望我國母嬰洗護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歷史,國際品牌憑借起步早建立起了多方面的優(yōu)勢,從而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。在未來,它們能繼續(xù)順風順水嗎?手機市場季度考:蘋果賺走超8成利潤,國產品牌困在價格戰(zhàn)中
智能手機市場五連跌,蘋果、華為逆勢增長,國產品牌高端市場難突圍。阿迪、耐克跌倒后,李寧、安踏們能吃飽么
為了去庫存,過去一年,運動品牌們只能降價促銷,代價則是犧牲利潤。新的一年,如何平衡庫存和盈利,是場上玩家們需要共同面對的。互聯網人均一個美容儀,年輕人能放心把臉交給它嗎?
這是一個監(jiān)管收緊的信號,當大量玩家涌入,難免魚龍混雜,亂象叢生,但不難推測,家用美容儀賽道很快將迎來優(yōu)勝劣汰的“大洗牌”階段。國產寵物品牌,走向黎明前夜
伴隨中國養(yǎng)寵意識和滲透率的提升、相關規(guī)范標準的細化,寵物行業(yè)也將在洗牌后迎來新一輪爆發(fā)。2023年,造車新勢力只想活下去
然而,2023年剛剛開始,補貼退出、需求透支后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略顯疲態(tài)。對于新能源車來說,今年的難度系數或許比2018年的“百車大戰(zhàn)”還要高,2023年或許是造車新勢力們行至今日最為艱難的一年。熱錢加碼的咖啡賽道,真正對手不是「自己人」
復盤2022年,在“冷卻”的消費領域,咖啡是為數不多仍有熱錢進入的行業(yè)。阿里、格力都在投,市場爆增的熒光內窺鏡成為新風口
國產內窺鏡產業(yè)發(fā)展三十年以來,在熒光內窺鏡技術上實現關鍵一躍,無論是上游的關鍵零部件還是下游的品牌國產都能掌握話語權。安踏登頂中國市場,耐克和阿迪達斯的雙巨頭時代過去了
對安踏而言,如今已經穩(wěn)坐國內市場頭把交椅,但要以丁世忠曾說的“不做中國的耐克,要做世界的安踏”為目標,安踏還將處于一個新的爬坡期。一個小單品撐起黑馬品牌,兩周爆賣10萬單
在消費升級和市場轉型規(guī)范道路上,兒童太陽鏡仍需要更多重品質、擁有新創(chuàng)意的“新鮮血液”競逐其中。蘋果漲價,國產機的機會來了?
過去連續(xù)兩年的增長,吞噬了2022年的市場需求,這也意味著漲價的iPhone14系列很可能會面臨新一輪低潮,對于國產手機品牌來說,也許是一個沖擊高端手機市場的絕佳機會。長江后浪推前浪,國內品牌占據冰淇淋市場半壁江山
不過無論是怎樣的營銷手段,都不能忘記口味創(chuàng)新和品質提升這一初心本質,也只有如此,品牌也才能走得長遠。